謝蘭儀並沒有嘲諷他,許是這話戳中了她心裡的痛點,她的話傳到劉義隆耳邊時,瓮瓮不清,不知是隔得有些遠,還是她在忍淚:「可是她如果回來,算是什麼?」
劉義隆無法回答,好半天才答道:「其他都是假的,留一條命在,才有希望。」
謝蘭儀不語,劉義隆手放在她絲衣的外面,能感覺到溫暖,很快,她翻過身,面對著劉義隆的臉,彼此看不太分明,唯有兩雙眸子,在帳外的燭光中有些暗暗的反光。謝蘭儀道:「北伐,可不是容易的事。」
劉義隆受到鼓舞一般,在枕上點點頭,說:「我知道。不過如今算是個機會,拓跋燾正在與柔然酣戰,前面我們資助北涼、吐谷渾和蓋吳的時候,也打探到了他那裡的一些軍情:他雖然號稱雄師百萬,但是內里勾心鬥角也是不一而足,我看拓跋燾早已經是疲態叢生,他手下的軍隊也未必肯給一個殘暴的君王賣命。」
謝蘭儀想了一會兒才說:「但他所向披靡,也一定是有原因的。要打勝仗,需下知地之理,內得其民之心,外知敵之情。前兩點或能做到,可對手究竟怎麼樣,只怕我們所知也不確吧?」
劉義隆說:「可這次的機會千載難逢。我所求不高,還是收復河南四鎮而已。他占他的晉中和隴西,我也不敢奢望。如果能贏,除了讓河南的遺民能夠重歸故國之外,我也有了和他談判的資本,到時候,請他放歸蘭修……」
他沉沉地構建著夢想,所求不奢,應該能夠實現吧?
作者有話要說:大家除夕快樂!拜個早年!!
——————————————————————————————
元嘉草草,倉皇北顧
結局已經不用寫大家就知道了,不過還是打算解析一下過程
軍事水平較渣,軍事內容冷門,特別歡迎大家拍磚
另外,這一卷的內容可能會進展比較慢,如果不能做到日更,請原諒!
☆、熒惑星轉
北伐的構想在朝堂上一經提出,立刻引發了爭執。同意北伐的,是會稽長公主之子、檢舉劉義康叛變的徐湛之,還有皇帝的信臣王玄謨、江湛;不同意北伐的,是太子校尉沈慶之;處於模稜兩可的,是朝中重臣、左軍將軍劉康祖。
一場大仗,事關存亡,兩方的口水漫天蓋地。劉義隆坐在上首,聽他們爭執得多了,卻隱約有些恍惚的感覺。對手是勁敵,但不打一打又覺得對不住列祖列宗和北地的百姓。突然,劉義隆聽見尖銳的聲音響起來:「你們這些佞臣!說句『打』說得是容易,若是打敗了,這個責任你們擔?!」
劉義隆皺了皺眉。聲音是自己的兒子——太子劉劭發出來的。劉劭已經弱冠的年紀,長得高大英俊,他是唯一的嫡子,母親袁齊媯死時又讓劉義隆甚有愧疚意,所以他深受皇帝寵信,當了十幾年太子,有什麼要求很少被劉義隆駁斥回來,因而說話時總有點咄咄逼人。
太子劉劭此言一出,下面一片緘默,尤其是剛剛力主北伐的徐湛之、江湛等人,因為他倆的妹妹都是皇子之妃,所以格外擔心與太子生嫌隙。於是,朝堂上只聽見太子一個人琅琅的聲音:「父皇入纂大業,至今二十載了。我朝內一直以來方內晏安,甿庶蕃息。百姓晨出暮歸,只需供給歲賦,別無徭役,一直安居樂業,四處昇平。可若是罄盡舉國之力維持一場大戰,民氓轉死溝渠不說,這些年來朝廷苦心維持的一切說不定就轉而成空!父皇請勿被小人蒙蔽,生北伐的念頭!」
劉義隆不由不懌,冷冷道:「太子這番話,是認定我們會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