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約莫已過了五旬,是寺中德高望重的主持,他盛名在外,世人尊他為「悟能大師」,今日來求籤問卜之人如此之多,一是因為法會之緣故,二是因為悟能大師會在這坐整整一日為世人解惑。
所以,究竟是法會之緣故讓今日的簽尤其准,還是僅僅是因為悟能大師在坐鎮的原因,事到如今也分辯不清了。
聽到悟能大師的話後顧淮聲片刻無言,他抿唇,道:「我也記得大師。」
悟能大師笑了笑,「三年前你從這裡離開之後,我以為你再也不會來了的。」
三年前顧淮聲來過一次妙恩寺,在妙恩寺待了整整七日。他一個人在菩提樹下靜坐了整七日,坐累了就睡,睡醒了繼續坐。
這樣奇怪的人,悟能大師從前見過許多,顧淮聲不是第一個。
他知道,總有年輕人會迷失自己人生的方向,而後來佛堂之中尋找自己的慰藉,在顧淮聲之前,那棵千年菩提之下坐過許多的人,他們都妄圖像王陽明那樣,能有自己的一場龍場悟道,一步入聖。
然而,或許是時機終不成熟,又或許是他們心中所圖太過,從沒人能在那裡悟得屬於自己的道。
除了顧淮聲。
他同那些人都太不一樣,光是一眼就能看出。
他在那裡坐了整七日。
七日,或許是因為內心實在煎熬,手上閒不住動作,周遭的那片草都被他拔禿了,直到他離開之後,他周遭坐過的地方也仍舊寸草不生,後來妙恩寺的人背地裡頭給顧淮聲取了綽號:百草枯。
這綽號實在難聽不像話。
不過也好在,後來顧淮聲再沒來過此處,這難聽的話也沒能去到他的耳朵裡面。
自顧淮聲離開之後,悟能大師再聽旁人提起他時,他已是京城中為人不可觸及的存在。
他想,他已經悟到了自己心中的道,所以也不會再來了。
可沒想到今日竟會在這處又見到他。
對於顧淮聲的出現,悟能大師顯然是有些訝異。
他笑著問他,「之前的問題解決,你整整三年不再出現,今時,是又碰到了其他什麼麻煩事?」
人一生都在追求道的路上,當時候的道他求到了,現如今,他一定是又碰到了什麼其他的事。
麻煩事......
確實是麻煩事。
拿又拿不起,放又放不下。
他後悔當日之舉,也時常會被那件事情折磨得不能安眠,可他後悔了,又能如何呢。只能眼睜睜看著她同別的人走在一起,抱在一處卻又無可奈何,想去制止,卻都已經不知該出於什麼立場。
理智告訴自己,放下才是明智之舉,顧淮聲不是沒有嘗試過。可一想到她往後終歸要嫁人,卻又忍不住去想,她萬一所嫁非人,又會不會被人欺負……
放不下,他真的放不下。
顧淮聲沒有將自己的困境同悟能說,因為說出來也無濟於事。
王陽明曾言,凡事向外求十年如一日,向內求日日如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