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大多意氣風發,所以關於西北用兵這些方面,主戰的挺多。
但大多都是激昂陳詞罷了,若是有一些軍事素養的,還能多一些軍事上的想法,否則基本上都是想當然耳。
韓時遇不一樣,他更重的是一種姿態,同樣的,也看得出來他其實更傾向於和平發展。
文化,經濟,科技全面發展?
綜合國力?
這些詞彙都很陌生,但又讓人一目了然。
不難看出,這絕對是個有想法的年輕人。
為何這樣有想法的文章卻被壓到了第十名呢?
嘉定帝轉念一想就明白了。
主戰不是什麼大問題,年輕人嘛,熱血一些不是錯,更何況周重觀本身就是主戰的,朝廷上不少人都是主戰的。
但韓時遇的問題就在於,他這種誰敢動我,死也要弄死你的偏執就算是主戰派也不會都喜歡。
站在一個國家的角度,戰與不戰,需要考慮的事情很多,不是說一句話的事情。
正好李秉城是偏向主和的,韓時遇這種偏執自然就讓他不喜,但他後面半段確實又不錯,再加上韓時遇到底是會元,文章不錯的情況下,他也不好真罷到十名以後。
嘉定帝目光淡淡的落在試卷上,不動也不說話,大殿內一片死寂,李秉城和首席讀卷官冷汗都不由得掉下來。
不知道過去了多久,嘉定帝將試卷放下,點了點:「就他狀元吧。」
周重觀能力強,但性格狷介,難得他這麼看好一個後輩,就給個狀元好了。
畢竟今科會試駁了他的意,恢復了試帖詩,那總要給他一點補償不是?
為帝二十多年,平衡之道嘉定帝玩得很溜。
「是。」李秉城不敢有半句反駁。
等嘉定帝欽定前三甲,剩下的就按照李秉城和首席讀卷官評定的名次往後退一位。
完畢回到紅本房,硃筆填榜。
金榜填畢,五月初一到,傳臚大典舉行。
第86章
傳臚大典當天,五更開長安門,貢士們由此而入,進太和殿,列隊站立。
吉時到,鴻臚寺官員站在丹陛東邊開始唱名:「嘉定二十四年庚辰科殿試:第一甲第一名韓時遇,賜狀元出身,賜跨馬遊街。」
連唱三遍,既讓大家聽清楚,又顯皇恩浩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