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2 / 2)

韓時遇坐下,方才問:「老師,第三場考題為何?」

文秀才道:「老夫也正要與你言說。」

第3章

韓時遇見文秀才有將考題寫下之意,忙起身鋪紙研墨,文秀才提筆將三場考題俱都寫下。

大魏朝以八股文取士。

又因歷經數朝,為《四書》《五經》作註疏者眾,是以大魏朝立國之初便規定了統一的註疏為用,便如《四書》主朱子《集注》,其餘也皆是朝廷所取名仕集注,考生可選取一經專研,但不可採用他人之說。

又對鄉、會試每場考試內容皆做了規定:第一場:《四書》文三篇,《五經》文各四篇,士子各占一經。第二場:論一篇,詔、誥、表各一通,判五條。第三場:經史時務策一道。(節選《科舉史話》

又對八股文字數做了明確要求,限七百字,違者不錄。

此番鄉試考題亦是如此。

文秀才將三場考題默下,望向韓時遇:「前面兩場所答內容,你可還記得?」

韓時遇回想了一下:「第一場全部答全,只當時受環境影響,或有疏漏。第二場只答了論,詔,誥,表不曾答,若是默寫,恐有疏漏。」

文秀才道:「無妨。現你我先將答題默寫出來,而後再行討論。此試題你可拿回去抄寫一遍,表以及第三場試題你若有空暇,亦可思索破題之法,權當練習。」

科舉乃是寒門最為重要的進身之階,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想要成功晉身又何其困難?經濟制約是一方面,師資力量更無可比性。

是以文秀才縱為韓時遇之老師、岳丈,乃其之師長,然韓時遇考中秀才之後,兩人便站在了同一條起跑線上,他也得放下師長之尊,與韓時遇一道研習經典,討論時策,互相印證,共圖進步,否則他便只能踽踽獨行,或一生再無寸進,考到白髮蒼蒼仍無所獲。

當然,也並非所有人皆能放下臉面,此也是文秀才非常人可比之處。

也因而他雖知韓時遇落考難受,也仍叫他默寫答卷,再研後題。

既已錯過,再多失落也是無用,不若積取經驗,爭取下次一舉高中。

便如他,自二十五歲中秀才至今,已經三考,頭次落榜,煩悶至極,夜不能寐,最後仍要振奮精神,再接再厲,至今雖仍會難受,卻已從容。=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

最新小说: 直男龍傲天也要當蟲母嗎 我是騎士,不叫NPC 假死成功後被皇帝抓回來了 小夫郎真不是國運之子 小魅魔的催眠手冊 我靠種田建農家樂救全球 為何寡人會懷孕 哈基米管理中心 前任游戏 對徒弟要關愛沒讓你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