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卻沒半點包袱,在邊上笑得差點把馬驚走,要不是秦寒之這個王爺還在這兒鎮場子,他能跟蘇西山一起表演打鳴,好叫他家王爺知道,他王成可不是最不會說話的手下。
索性離日落還有些時候,南淮笙朝秦寒之商量道:「先去書坊一趟?」
秦寒之:「依你。」
兩人上車後,王成和崔二立刻駕著馬車往四方書坊去。
車廂里,南淮笙想起方才崔二提到蘇西山的事,他支棱著耳朵聽了聽車外的動靜,發現崔二正大著嗓門兒和王成吹牛,於是他悄悄往秦寒之身邊靠了靠。
秦寒之:「?」
察覺到身邊人的小動作,秦寒之卻仍舊端坐如松,他如今已是經驗豐富,自然不會天真地以為南淮笙這是想與他親近示好,那麼剩下的可能必然只是這人有別的事要跟他告知了。
他問道:「可是有話要說?」
南淮笙一雙烏亮的眼睛微微睜大:「你怎麼知道?」
秦寒之笑而不語。
南淮笙眼神威脅好半晌卻沒收到效果,最後只能放棄,乖乖將自己剛才想起來的事告訴秦寒之。誰讓這傢伙以後有可能要搞大事呢,他作為已經抱上七皇子大腿的先見之人,當然要將手裡的情報好好分享出去,說不得這些情報日後秦寒之就能在皇位之爭中用上。
他小聲問道:「你可還記得前幾日在聚雲樓里見到的那位蘇兄和他弟弟?」
秦寒之微微頷首:「嗯。」
見他還記得蘇西山兄弟二人,南淮笙又豎起耳朵聽了聽外面的動靜,發現崔二的大嗓門足夠響亮,他這才又壓低聲音說:「我聽到商隊的消息,說那兄弟二人在蜀地頗有些名氣,尤其是弟弟蘇子歸,於政論上頗有建樹。你若藉此次機會招攬這兄弟二人,日後說不得這兩兄弟便能成你的一大助力。」
這話可不是他瞎編的,他雖記不得那兩位蘇氏大佬做了什麼官,但當年還是聽老師在講大佬詩詞時提過大佬被貶的事,那必然官位還不太低。再者那些有名的詩人詞人,大多詩詞成就與政治成就負相關,又知蘇家弟弟的在詩詞一道上名聲沒有蘇家哥哥顯赫,那蘇家弟弟的政治成就比哥哥高便極有可能。
所以他剛才的話不是瞎說,而是合理推測,南淮笙篤定地想到。
秦寒之卻有些驚訝,他定定地看著南淮笙,片刻後才眼眸中隱藏的笑意擴大開來。
以南家的產業規模而言,能得知兩個蜀地書生的消息自然不難,難的是南淮笙這個才剛清醒過來不久的小少爺竟然會主動注意此事,而且還替他做了招攬人才的打算,這如何能不讓他高興呢。
南淮笙所以半點不假,他得到的消息亦是如此,雖然那位蘇家兄長比之其弟才名更顯,但蘇家弟弟卻在朝政上更有見地,那日在聚雲樓短短碰面,也不難看出這兄弟二人的為人各自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