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權很快就來了。他的長相隨了生父生母,生父雖人渣但清俊,雲夫人更是秀美,所以詹權長得頗有些賞心悅目。但他又是詹水根教養長大的,身上還帶著武將特有的幹勁兒。青年人峻拔如竹,卻又沉默如松。皇上瞧著這樣子,心裡又喜了三分。他抬手虛扶了一下,立馬就有機靈的小太監跑到詹權跟前,親自把青年人扶了起來。
詹權只覺得受寵若驚。
皇上的視線從案桌上划過。
書上放著兩本新近找出來的書。一本是《左傳》,《左傳·僖公二十三年》篇稱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意思是男女同姓結婚生出來的孩子將會先天不足。一本是《國語》,《國語·晉語》篇稱同姓不婚,惡不殖也,意思是同姓結婚會導致婚後不育。
皇上道:「朕有件秘事要交由你去辦。」
第22章
榮喜堂。
詹木舒已經回了,打定主意要為姑母寫一部通俗體傳記。已經寫好的這個文辭斐然版傳記也沒有丟掉不要,太夫人說了,這個版本可以當做是文人特供版嘛!(萬商還在心裡吐槽了一句,說不得到了未來時空,其中選段還能成為小學生特供版。)
萬商把金姨娘留下來說話。
金姨娘到了這時才找到機會把自己做的衣服獻上,同時還有木姨娘繡的荷包、抹額等小件。衣服做得十分精緻,萬商原本就有八分的喜歡,為了拉攏彼此的關係,硬是裝出了十二分喜歡,當場就說要試穿。金姨娘的臉上果然露出了真實的欣喜。
此時的衣服款式很多樣,如果是窮人家,那就是怎麼節約布料怎麼做。富貴人家則完全相反,從來不吝嗇布料的消耗。萬商在現代三四歲時就知道自己穿衣服了,但在這個時代里,每次換衣服時,如果沒有人在旁邊服侍著,真的要耗費不少力氣!
在金姨娘的幫助下,萬商很快換好了新衣服。金姨娘又取過木姨娘繡的荷包,掛在萬商腰間。因為兩位姨娘做針線時有商有量,所以荷包的配色和衣服特別搭。
丫鬟們分作兩批,一批兩人推來了等身高的銅鏡——銅鏡底座上安了輪子——讓萬商能轉著身地打量新衣服的整體上身效果。一批兩人抬著一面清晰的水晶鏡,讓萬商能更清楚地看清細節。
「真好看!」萬商這會兒遠比以前逛街時買衣服更高興。
那會兒買的衣服,花幾百塊錢買個廠子裡出來的聚酯纖維。現在呢,純天然布料配上獨一無二的人工刺繡,配色和暗紋還十分講究,襯得她整個人貴氣了好幾分。
主子高興,丫鬟們自然一個個嘴巧得不行,在旁邊說著各種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