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高兆容和阿姐高兆瓊在抄家滅族後,一路隱姓埋名逃到幽州。
那時兩人不過十二三歲。
與中人之姿的高兆容不同。
高兆瓊生得十分美艷。
兩人當時並沒有被陳王舊將找到,雜草般在坊間謀生。
做過奴婢,賣過苦力。
後來高兆瓊被顯貴看中,買了去送給幽州都督李尋舟。
高兆容至今都弄不明白,李尋舟到底有沒有識破阿姐的身份。
但他對阿姐曾十分寵愛。
將她安置在別苑裡,如珠似寶地嬌養。
在阿姐生下崇潤後,這份寵愛更是達到了頂峰。
李尋舟為她虛置後院,將別苑當成了家。
更是向她承諾,崇潤之後,再不會有子嗣。
但好景不長,崇潤四歲時,兩人的感情急轉直下。
那時她們有了錢。
高兆容被阿姐安置起來,重新住上了瓊台府苑。
平日繪丹青、調素琴。
時不時過府陪伴阿姐。
高兆容能感覺出來,阿姐好像是變了心。
她不再滿面笑容地提及李尋舟。
不再精心準備膳食等候他的歸來。
甚至在無意中談論到他時,會顯露出煩躁的情緒。
甚至她會試探地詢問。
若是她離開,高兆容能不能幫她照料兒子。
高兆容當時覺得離譜極了。
一個女人,嫁了夫君,生了兒子。
過著安穩富足的日子,怎麼會想著要離開。
更何況,李尋舟仍舊愛她。
這表現在他愈發陰晴不定。
將阿姐身邊的侍女嬤嬤換了好幾波。
加築高牆,森嚴門戶。
徒勞地拼命,要留住心宜的女人。
這些是沒有用的。
崇潤過了五歲生辰沒多久。
別苑就來了人,知會高兆容,她姐姐過世了。
沒有屍首,沒有葬儀,更遑論棺槨墓碑。
李尋舟不再去別苑。
而崇潤也被送回了都督府。
那時藉助幽州都督的勢力,姐妹兩成功改換門庭。
將往昔身份盡皆掩去。
只以孤女自處。
高兆容常去都督府給沈太夫人請安。
訴說家門不易,卑微至極。
而崇潤亦格外安靜乖巧。
姨甥兩努力地在失去庇護後,於夾縫中生存了下來。
崇潤長到十二歲那年,靜安侯送女來幽州。
陪行的邕從中有昔年陳王舊將。
認出了高兆容。
至此,像倦鳥歸巢。
那些散落在坊間的心腹們陸續趕了來。
崔君譽將他們召集起來,暗中招兵買馬。
數年間積蓄出可觀的實力。
躲避在風起雲湧的幽州城裡。
伺機而動。
雖然高兆容對李崇潤十分嚴苛。
但她心裡明白,這麼多年,最不容易的就是這個孩子。
他在很小很小的時候就磨滅了孩童天性。
剛毅、隱忍、打不還手罵不還口。
綣在角落裡頑強艱難地長大。
從未任性過,貪戀過什麼。
除了韋纓徽。
高兆容曾經自私地想。
只要能幫崇潤留住她,哪怕看出她不願。
也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粉飾過去。
時至今日,想起阿姐,才知錯得荒謬。
有些女人可以委屈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