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就添個喜氣,周慧見他答的真人,也替沈橋高興,自然將門打開。
李大成喜氣洋洋道了聲幸苦,將紅包遞了過去。
紅包里是二十個銅板,用一張紅紙包著,也是他們這裡的習俗。一般都是五個銅板或是十個銅板,有這麼個意思也就是了。
周慧笑著接了過來,李大成又拿出一個紅包遞給了禾哥兒。禾哥兒許是沒料到自己也有份,遲疑著不敢接,還是周慧用胳膊碰了碰禾哥兒,又小聲的讓他拿著。
新夫郎的腳是不能沾地的,多是由家中的兄弟背上花轎,沈橋情況特殊,李大成也不欲別人碰沈橋。
「小橋,我來迎你了。」李大成蹲下身子,用只有兩個人才能聽見的聲音說。
沈橋點點頭,又想到蓋著蓋頭李大成看不見,想開口,嗓子卻像頓住了一般,一個字都發不出來。
周圍不時有起鬨聲,沈橋只覺得臉上的溫度熱的要燒起來一般,也幸好有蓋頭擋著,否則不知要有多丟人。
「好了,大家回去再鬧,大喜的日子,可別誤了吉時。」孫強及時開口,解救了李大成。
沈橋趴在李大成的背上,慌的手腳都不知該往哪放。男人背脊寬厚,身上還帶著澡珠的香味,脖頸兒間的肌膚更是帶著燙人的熱度。
客棧老闆心思細膩,知道他們今日要辦喜事,特意在大門兩旁貼了喜字。
「祝客官姻緣美滿,子孫滿堂!」早上沒有什麼客人,夥計們也樂的湊個熱鬧,說兩句吉祥話。
李大成也不小氣,每個夥計給了一吊錢的喜錢,夥計們笑逐顏開的接了,又說了幾句吉祥話。
沈橋坐在大紅的花轎里,平復著臉上的熱度。聽著外面道喜的聲音,紅蓋頭下藏著羞澀的笑顏,剛剛的緊張似乎少了些,更多的是期待與欣喜。
一路上敲鑼打鼓,吹吹打打的熱鬧非常,回到河谷村,早已經孩童圍著討要喜錢。
李大成早早準備好了喜錢,放在用紅布蓋著的的托盤裡。這會趙山見人圍著迎親的隊伍,從托盤裡抓了一大把銅板,分給圍著的十幾個孩子。
孩子們得了喜錢,高興圍著花轎的一蹦一跳,歡快地唱著喜慶的童謠。
「恭喜呀,恭喜呀,
新人共賞月圓花好,
恭喜呀,恭喜呀,
新人白頭又偕老……」
鞭炮聲聲,喜樂吹奏,一身紅衣的李大成將沈橋從花轎里抱了出來,在聲聲的道賀將沈橋安安穩穩的抱進了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