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朱看了他一眼, 臉上的神情卻是越發嚴肅,她搖了搖頭道:「我不是嫌咱們的銷售額少,相反, 我是說咱們的銷售額太高了!」
王根生坐在角落裡, 低頭掩飾著自己表情, 心裡的白眼快翻到了天上去:吹!使勁兒吹!假惺惺的丫頭片子,還嫌美元賺的太多了?你咋不嫌命長呢!
趙朱早就預料到了大家的反應, 下一句話就解釋了這麼說的原因:「我早先就說過,咱們簽下訂單只是第一步, 能不能按時保質地交貨才是最重要的!各位同志,咱們簽訂的合同你們都仔細看過了嗎?以各個廠如今的生產情況, 你們確定咱們能夠按時交貨嗎?」
她這兩問仿佛當頭一棒,讓眾人那被成績沖昏的頭腦清醒了過來。
雖說天上不會掉餡餅,可真要掉了餡餅,萬一餡餅太大,那也是要撐死人的!
各個廠的銷售人員們面色一變,「沒有辦法,產量不足啊」,可是他們對催貨的業務員們最常說的話了,但面對外商,還能用這一套搪塞嗎?
到了這種時候,還是企業的一把手最清楚,紡織廠的彭廠長就先開了口:「我們的生產已經吃緊,還要完成別的計劃任務呢!我看,今年光完成今天這一天的訂單就夠嗆了。」
趙若蘭雖然早就不在一線,但她是生產線上干出來的,一直都很關注產線情況,對廠里的生產情況也了如指掌,便接話道:「咱們今年不是要上馬63型自動換梭機嗎?等設備技改完成,咱們的效率應該能有不小的提升。而且,咱們合同不是約定了有30%的預付款嗎?要是直接用這筆錢投入擴建,至少能再擴展1萬紗錠、450台布機,到時候,咱們的產量起碼能增加20%!要是這麼算,像今天的訂單量,還能再接一接呢!」
她說的情況很理想,但實際情況卻是:如今出口商品的外匯都是直接收歸國庫,然後,財政按匯率換算成人民幣給企業撥款,這中間不免有個時間差。趙若蘭的思路雖然不錯,但實行起來恐怕不容易,想到這兒,她不由得搖了搖頭。
她們這兒起了個頭,其他簽了合同的單位也都紛紛盤算起自己的產能問題來。
趙朱等大家熱火朝天地討論了一會兒,才擺了擺手示意大家安靜。
飢一頓飽一頓的人,最怕什麼?不怕沒得吃,就怕山珍海味都送到嘴邊了,卻偏偏吃不下啊!
看著那一張張臉上的不舍、不甘與糾結,趙朱卻是眉目舒緩了開來,向眾人說道:「我看大家也明白,咱們這幾家企業的生產能力有限,往後幾天再簽訂單,那就是在打腫臉充胖子了,萬一簽訂了合同卻無法按時交貨,那可是要吃官司的。搞不好還要影響咱們國家的聲譽!」
聽到事關國家聲譽,大家再多的不甘也只能暗自往肚裡咽,更有人眼圈都要紅了——能有當前的局面多不容易啊!難道就這樣白白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