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又扭頭走了。
怎麼說也是她出錢做的,好歹和她有點關系,還是得拿一件。
副將呆愣在原地,須臾回過神,委屈地撇嘴。
第二日大家才知道,原來這次送到西北的軍餉只是第一批,年前還有一批,軍營上下一聽,激動不已,打起仗都有了衝勁,外敵再來騷擾邊疆時,西北駐軍靠著朝廷送來的新軍餉,將敵軍打得措手不及,年關前,一個接一個的捷報送回京師。
皇帝見了,笑容滿面,早朝的時候,一向沉穩的官家也是一臉掩飾不住的激動,臘月初,官家親自題字「仁惠長昭」四個字贈予葉秋水。
葉秋水受寵若驚,磕頭謝恩,回了鋪子,叫工匠將皇帝的題字裱起來,掛在鋪子門前。
作為一個商人,這是莫大的榮譽,足夠光耀門楣,她的事跡被傳開,本來葉秋水都做好了關門歇業的準備,怎知牌匾一掛上去,鋪子裡客人如潮,堵得水泄不通,現有的貨物無法滿足需求,葉秋水趕緊讓底下的人帶著商隊出去進貨。
因為她的義舉,其他商人也受到啟發,工農士商,許多時候,商人雖能靠自身的財富與窮人區分開,但與真正的士族比起來,商人的地位並不高,甚至遭受歧視,可是只要獲得皇帝的題字,或者是朝廷的褒獎,那麼地位便會水漲船高,擺脫低賤形象,進入更高的階層。
只是損失一部分利益而已,但是卻可以提升個人聲望,還可為家族發展帶來更多機遇,何樂而不為。
接著,越來越多的商人主動呈上部分財產,或提供貨物,或直接提供錢銀,國庫逐漸充盈起來,朝廷也給每個做出義舉的商人發放了匾額,有的甚至賞賜了一官半職,雖然只是小小的員外,但也與普通的商人不一樣了。
效仿之人越來越多,葉秋水很開心,真商之大者,求利在己為小營,富眾於邦為大營,他們經商的人,並非只有狡詐陰險,趨炎附勢之輩,他們也能為朝廷作出貢獻!
西南的城牆在年關前有望修建完,臘月的時候,江泠公務繁忙,開始早出晚歸。
葉秋水知道他忙,並非故意不遵守規矩,並未怪他,只是讓婆子每日做些滋補的飯菜,給他好好調養。
一日,難得是個大晴天,葉秋水正好休沐在家,江泠不在,她便去他房裡幫忙將被褥,以及柜子中的衣物捧出來晾曬。
江泠的房中很整潔,東西也少,被子疊得整齊,衣服也妥帖地放置。
葉秋水推開門,徑直走到榻邊,將被子捧出,剛抱起走了兩步,忽然有一物「啪嗒」一聲掉在地上。
葉秋水疑惑地低下頭,發現掉在地上的是一本書,扉頁看著還有些眼熟。
她將被子先放回榻上,彎腰將書撿起,中間還有根木書籤要掉落,葉秋水急忙塞回去,書頁一攤開,她臉色霎時一愣。
這不是她丟失的那本話本嗎?
第一百四十五章 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