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作品就是這樣,能讓人完全沉浸其中,能讓不同年齡階段、不同經歷的人產生同樣的共鳴,這尤其珍貴。
恍然一場大夢。
「……我操。」回過神來的程姍姍在旁邊小聲罵了句髒話。
「好厲害啊……我完全忘了這是在看學生的編導作品,感覺像是小時候坐在電視機前的日子。」季程感嘆道,「這個立意和表現方式,感覺都有點降維打擊了。」
「不過,我怎麼覺得她這個視頻里的景色有點熟悉呢?」他撓了撓頭,很是疑惑,用手肘捅了下蔣唱晚,「感覺在哪兒見過呢?」
蔣唱晚抿著唇,用手輕輕揪著手裡的巧克力包裝紙,一時沒有說話。
「這個故事的初衷是想要致敬小時候看過的公益GG,相信有的同學也能看出這一點。」
舞台上唯一一束燈光下,女孩站在話筒前,輕輕闡述這個作品的來源,
「我們小時候,電視與紙媒還未落寞,還如日中天,一家人會訂好每年每個月的報紙,會準時準點在電視機前守著黃金八點檔,就連電視節目上輪播的公益GG都如數家珍。」
「如類似的『常回家看看』,『媽媽,洗腳』,或是將易拉罐扔進垃圾桶里,而後響起的一句,『公德比賽,現在開始』,諸如此類。」
「這個故事在形式上借鑑了上述幾個公益GG,在內容上採用了大家都非常有共鳴的童年時刻,其實並不是為了打親情牌,或者是別的什麼,只是想借這個機會,回顧一下我的童年。」
「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那些靠徒步跋涉、一字一句紙張傳情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但從前的街巷和溫情永遠會留在我們的記憶里,留在這個作品裡。」
講完這句之後,教室里掌聲雷動,連評委都頻頻點頭,側身小聲談論,神情似是滿意。
張心怡鞠了一躬,慣例開始感謝為這個作品付出過精力的人,有幫忙拍攝的同班同學,有答應出鏡的叔叔阿姨,還有舉辦賽事的組委會。
「他媽的,你是幾號來著?」程姍姍現在才徹底回過神來,揉了揉臉,開始翻組委會發的宣傳單,上面有各個參賽選手的順序,「一,二,三……」
手指順著宣傳單上的名字一路往下滑,「張心怡是六號,蔣唱晚……蔣唱晚……」
滑動的指尖和碎碎念倏然一同停下,取而代之的是一句髒話,「……我操。」
與此同時,蔣唱晚也回答她,「七號。」
她是七號。
就在張心怡後面。
與此同時,台上的女孩落下最後一句話。
「還要感謝不在這裡的沈衍舟同學,是他幫助我尋找到這片合適的取景地,在高樓大廈的城市裡,尋到一處關於我們童年的自留地。」
第33章
33
……沈衍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