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及於此,還是決定回去敲打敲打手下的人,絕對不能在這緊要關頭懟上朱福寧。
朱福寧丟下這話頭也不回的離去。
剩下這些內閣大臣,看向黃錦為首的司禮監的人,高拱沒能忍住的問:「裕王也大婚了,陛下自小把公主帶在身邊悉心教導,是不是也該讓裕王參政?」
黃錦聽出來這打聽的意思,對上高拱嘴角掛著笑容不減道:「皇上自有主張,我們這些當奴婢的只有聽話照做的份。別的,一概不知。」
所謂不知,何嘗不是在告訴他們,這個事他們別想,嘉靖沒有這個意思。都聽出來了,神情很是複雜。
黃錦與眾人拱拱手,退出去。
高拱沒能忍住的道:「皇上到底是要幹嘛,讓一個公主出面,又是南下,又是北開互市,反倒將裕王拋之腦後。若公主是王爺,我也不多說什麼。偏一個公主,難道皇上還想讓公主承繼江山不成?」
「肅卿慎言。」這種話高拱也敢說,徐階出言喝斥。轉頭打量慢慢悠悠走路的嚴嵩。
嚴世蕃上前扶著親爹,對於高拱的疑惑,他倒是接話道:「同樣是陛下的孩子,公主自幼聰慧,裕王何如。你們教過公主,也教過裕王,當真不知陛下為何看重公主而輕裕王?」
第143章 讓裕王參與朝事皇上自有主張
這話說得很是不客氣,都不想承認裕王的平庸,甚至他們或許還非常樂意裕王是那樣平庸的一個人。
特意在這個時候,這個地方提及嘉靖不顧朱福寧一個公主都能為嘉靖所重任,話是明晃晃說給嘉靖聽的。
說便說唄。
嚴世蕃對於這些人裝傻,不介意幫他們一把的把那塊遮羞布扯下來。
果不其然,提起裕王和朱福寧兩人的為人性格,一時間都不敢吱聲。
朱福寧聰穎,哪怕他們都不想承認,卻不得不承認。
而裕王嘛!太難教了!有些事哪怕他吃過虧了,愣是改不了。比如和朱福寧對上的事。
小時候裕王就沒在朱福寧手裡討過半分便宜,如今更沒有這個可能,他卻一直不放棄,好像不能讓朱福寧不好過,他就過不好似的。
都跟裕王說了,對上朱福寧要大度,要寬容,一定要讓人覺得他這個當哥哥的極好,都是朱福寧無理取鬧,如此一來,不怕裕王鬥不過朱福寧。
然而裕王連基本的忍耐都沒有。
每見一回朱福寧,他都拼盡全力想把朱福寧踩在泥里,每一回只落得一個讓朱福寧狠狠的披露他過於無恥,而且沒腦子的結果。
有時
候他們也不禁懷疑,嘉靖聰明絕頂,朱福寧也是不遑多讓,為什麼裕王卻如此的無能?
想不明白之下,他們也只能儘可能的勸說裕王,請他千萬不要想不開的跟朱福寧斗上。
比起裕王想見嘉靖一面都難,嘉靖的宮殿,朱福寧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
要是朱福寧在嘉靖的跟前說裕王的不是,裕王絕沒有什麼好果子吃。
當然,他們這些先生也清楚,就裕王幹的事,用不著朱福寧往嘉靖跟前說一句半句的不是,如實稟告也足以讓嘉靖心生不悅。
高拱提的那一句,讓人怎麼說?
「皇上心裡門兒清。」沒錯,嚴世蕃認為嘉靖非常清楚的知道,就裕王是不是適合上這個朝,主理那些事。
可是,將來呢?
不錯,所有人都想未來。
大明的江山定是要傳承下去的,不可能嘉靖把江山傳給朱福寧吧?
真要是這樣,大明的祖宗怕是都要不願意。
「諸位大人還是少跟陛下動心眼吧。如今陛下手裡有一個福寧公主,福寧公主的心思比起陛下不遑多讓,都不好猜。我們也不知道怎麼惹得公主不喜。諸位,你們不會也想跟南京的官員一樣吧?」嚴世蕃確實不想經歷被人所殺的結果。
浙江的事他親身見證,本來當時以為朱福寧未必沒有趁機要他性命的準備,誰料最後朱福寧還讓人護著他。但凡不是朱福寧及時趕到,嚴世蕃確實要交代在浙江。
朱福寧一向容不得貪官,可是朱福寧卻容下他們嚴家父子,其中的原因,無非是因為嘉靖要用他們。
將心比心,嚴世蕃有時候對上朱福寧的諸多操作,也能理解到底為什麼嘉靖會這樣寵著朱福寧。
試問一個人既能為你掙錢,還能愛屋及烏,哪怕心裡再不認同某些事,因為你的喜歡,因為你不想解決掉那樣一個人,她就忍下心中的不喜,放過你想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