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1 / 2)

王允越聽越覺得不對。

什麼詔書?

他怎麼不知道?

陛下又是何時與呂布這般熟絡?

早有人問出,「敢問陛下,呂侯曾求詔書?」

劉協就詳細描述了那日的情形。

呂布是如何劃破掌心以血明志,誓誅國賊,他是如何慨然應之,割衣書詔等等。

總之他們君臣一體,同心除賊。

「血衣詔在此!」

呂布適時從懷中取出那帶血的詔書,向眾人展示。

這樣一來,就沒王允什麼事了。

方才所說「王司徒之功」就是個笑話。

人家呂布是奉詔誅賊,與你王允有什麼關係?

但在場諸君都是政壇上的老油條,政治經驗十分豐富,不會因此而退卻。

士孫瑞嘆道,「呂侯迷途知返,悔過自新,大善!不枉王司徒用心良苦,多日勸導!」

轉頭對王允道,「呂侯已棄暗投明,兄台大可釋懷!」

王允嚴肅地點點頭,並不說話。

但正因他什麼都不說,反而讓人相信呂布有此義舉,都是因為他教導有方。

換言之,誅殺董卓還是他的功勞。

呂布最多是他手中的刀,他才是真正的功臣。

其他人紛紛附和,誇耀王允高瞻遠矚,運籌帷幄。

張禎嘆為觀止。

呂布氣得額上青筋爆起。

在這些人口中,他仿佛是個一身罪孽的蠢貨,王允則是他的引路人,帶他走出泥淖,走向正義。

要是沒有王允,他可能連飯都不會吃,連路都不會走。

剛要發怒,就聽小道姑笑道,「怪哉,怪哉,何為指鹿為馬,何為顛倒黑白?貧道今日算是見識了。」

御書房中所有人看向她。

剛才她隨呂布進來,眾人都看見了。

但因為有更重要的事情,便只作不知,以為她是呂布找來為宮中亡魂超度的。

這次死的人可不少。

雖是道姑不是道士,也聊勝於無。

劉協還覺得呂布粗中有細,體察君心。

此時聽她出言嘲諷,王允的一名擁躉便喝道,「這是個什麼阿物兒?也配立於此間!」

張禎看都不看他,只向劉協稽首行禮,「貧道浮雲,參見陛下!」

剛才她一直偷看劉協。

是名俊秀瘦弱的小少年,模樣很好,就是言行舉止顯得怯懦愚鈍。

但她知道這是假象。

真實的劉協,應該聰明又大膽,還能忍辱負重。

呂布:「陛下,浮雲道長乃是三清親自點化的弟子,留侯之後!」

他自己無所謂信不信,但他想讓別人信。

最新小说: 大秦:穿成扶蘇的妻,我選擇開打 女帝她一心搞事業 十九世紀女作家 滿級劍修在機甲學院所向披靡 在修仙界考編上岸後 从召唤恶魔开始无敌 阻止清冷小師弟滅世中 顏控臥底遇上美人魔尊 我與道侶恨海情天 我在恐怖遊戲中一心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