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芙出嫁那一日,太子本來是想要送妹妹出嫁的。
但卻被寧芙狠狠的拒絕了,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誰能保證堂堂寧國太子送嫁的路上會不會被匈奴人暗算?
寧國可以少一個公主,但寧國絕對不能失去一個有反抗之心的太子。
所以,寧芙作為唯一一個沒有皇子送嫁的和親公主,帶著侍女護衛嫁妝出嫁了。
十里紅妝看似富貴,但整個隊伍卻死氣沉沉的。
沒有人願意背井離鄉去匈奴那危險之地,畢竟去了也許就再也回不來了。
其實寧芙也不想帶那麼多人一起出嫁,她也不想害更多人,但奈何寧國國主這次是鐵了心的派了很多會武功的侍女保護寧芙,也絕對不允許寧芙把人退回去。
鬼面作為寧芙的暗衛並未在明面上跟著大部隊,而是在寧芙的示意下躲在了暗處,給自己留一手總是不會有錯的。
來接寧芙的是匈奴國的鎮國大將軍呼延哮,而這位呼延大將軍雖然不是匈奴國皇族但在匈奴的地位很高,至少上次和寧國開戰,不少寧國將領就是死在呼延哮的刀下,匈奴王讓他來接長公主可不是對長公主的重視,而是在明晃晃的恐嚇寧國。
在寧國將士們憎恨的目光中,寧芙的婚嫁隊伍跟著呼延哮的隊伍離開了。
寧國長公主在匈奴國其實還是有點名氣的,畢竟寧國並未戰敗的時候,兩國地位相當,也會有一些拜訪之類的事情,女人身份低下的匈奴國就對寧國長公主這個身份尊貴凌駕許多人之上的長公主很是好奇,更別說這張臉生的花容月貌,美艷非常,自然是很引人注目,這也是匈奴王這次點名要長公主和親的一個隱晦的原因。
食色性也,看到高高在上美艷無雙的長公主為了國家的和平卑微屈辱活的像條狗,也是那群男性上位者的樂趣。
趕路的速度堪比行軍,倒不是說呼延哮多著急回國復命,他就是故意把環境弄的惡劣,想看寧芙這個嬌生慣養的長公主受不住主動求他慢一點,然後他就可以藉機和這位躲在馬車裡不出來的長公主對上話了,也能趁機看看這位傳說中的第一美人是不是真的那麼美,然後也方便他做一些多餘的事情。
可誰知寧芙卻是一個可以忍的,硬是沒有說出過一句不滿的話,也沒有挑剔過任何衣食住行上的事情。
其實侍女們都有些受不了了,但奈何寧芙一點意見都沒有,還一直強調說匈奴人就是故意為難他們要是真的表現不滿就中計了,就這麼硬生生的忍了下去,也就是寧芙自己靈魂力量強大某種意義上來說給這個身體帶來了增益效果,不然就長公主這嬌生慣養的身體早就病來如山倒了。
而因為寧芙這裡過於沉得住氣,呼延哮越發的心痒痒,心說這個傳聞中嬌生慣養錦衣玉食長大的長公主不應當這麼好說話啊?
吃的不好住的不好趕路還特別顛簸,沒理由就一點脾氣都沒有?
難道是寧國弄了個假的長公主替嫁?
呼延哮越想越覺得有這個可能,但他也不能以自己猜測為理由強行闖長公主的儀仗。
畢竟他早先不懷好意想拜見的時候,長公主就以匈奴王的新娘沒有在見到匈奴王之前就被其他人看了作為理由回絕了呼延哮的請安。
他可以不給寧國面子,但不能不給自家大王面子不是?
但想要提前看到寧芙的心思就像野草一樣在心裡瘋漲,在一個月黑風高夜,和屬下一起喝了點酒的呼延哮以擔心長公主睡眠不佳為理由,硬闖了寧芙的住所。
寧芙的貼身侍女都是會武功的,一看呼延哮要硬闖,自然是拼命抵擋。
但這幾個侍女會武功又如何擋得住在戰場上戰無不勝的呼延哮,只是幾個回合就已經受了傷。
呼延哮一看這幾個侍女會武功,還不忘陰謀論:「公主出嫁還帶會武功的侍女,是否是對匈奴國有什麼意見?」
在臥室內和鬼面商談一些事的寧芙也聽到了呼延哮那故意挑釁的話,她示意鬼面躲起來的同時,冷聲道:「吵什麼吵,既然呼延將軍擔心本宮,那呼延將軍進來便是。」
寧芙這個長公主都發話了,侍女們自然不會阻止呼延哮。
而呼延哮一聽寧芙的聲音就先酥了一半,真是黃鶯的悅耳之音,能有這樣聲音的女子定然也是容顏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