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仁高回威海衛見一見雷文昭的堂弟雷師爺,若是覺得尚好,等過完年林仁高就去南方遊學,順便見見雷家人。
漁娘:「今年是鄉試年,四表弟要儘早回來準備鄉試吧。」
「放心,冬天海上風浪小,你二舅舅叫仁高坐海船南下惠州府,來回最多一兩月,不耽誤什麼。」
黃氏嘆道:「今年鄉試,明年開春又該會試了。」
李氏也跟著婆婆嘆氣,她夫君,還有小叔子都還只是舉人,也不知道這次會試能不能過。
見大舅母和大表嫂嘆氣,漁娘不好勸,想了想說:「賀文嘉大哥讀書很好,大表哥和三表哥若是有空閒,也可去家裡跟大哥說說話。」
「范先生年後可要離開京城?」黃氏忙問。
「范先生提過,他說等《數術全書》刊印了,他要回范家一趟。」
黃氏:「也該回去一趟了,范先生為了文嘉在京城住了兩年了吧,他這個先生當得也太稱職了。」
可不是,漁娘和賀文嘉心里都念范先生的好。
「年後文嘉的爹娘要來京城了吧。」
「也沒那麼急,估計要等到開春後才來,還有幾個月。」
說起公婆要來京城,漁娘順口道:「大舅母若是有空閒,幫我打聽打聽有沒有誰家要出宅子的,二進宅子三進宅子都好。」
「內城裡像模像樣的三進宅子難找,一進的還是好尋。」
一進的只怕不行,賀家雖然人口不多,大哥大嫂若是搬去跟公婆住,至少要個二進的宅子,最好還能有個跨院。
黃氏搖頭,不好找,內城的宅子不是你有錢就能買得到的。
漁娘一想也是,他們家隔壁張詹事家財大氣粗,一直想找個三進的宅子,到如今都還住著一套二進的。
來大舅舅家漁娘放鬆得很,想到什麼說什麼,在舅母表嫂面前也不用擔心說錯話。
哎,要不是下午還要見張夫人,漁娘都想留在大舅舅家用晚食了。
大舅母黃氏得知她下午還有事情,也不留她,用了午食就叫兒子兒媳送他們夫妻出門。
漁娘去拜別大舅舅,林長書問她洪國公府二房小娘子拜師的事情,這事可真?
「真的,日子都訂好了,就在正月初六。不過我和文嘉的情況您也知道,拜師就不大辦了,就自家人聚一聚就是了。」
漁娘笑道:「本來想請您和大舅母初六去家裡坐一坐的,只是這中間有宮裡的事情,怕給您惹麻煩,就算了。」
皇后娘娘是大皇子的生母,洪國公府的世子娶的是皇上唯一的女兒永安公主,這兩家中間的事情不是外臣能摻和的。
林長書點點頭表示知道了:「回去路上慢點。」
「哎。」
在林家用了一頓合心意的飯,坐馬車慢慢回去,漁娘渾身舒坦,若是不用見客,她就更舒坦了。
兩家是鄰居,漁娘的馬車回家,隔壁張家門房的下人肯定瞧見了。
漁娘回屋剛坐下歇了會兒,張夫人就登門了。
「快請!」
張夫人身上穿著見客的衣裳,看來也是才回來不久,她也不繞彎子,直言道:「我聽說你家管家在打聽宅子,你看我家的宅子如何?」
漁娘不解:「你家的宅子?你家要換大宅子了?」
張夫人笑嘆:「認識我的都知道我想換大宅子,折騰好幾年了,大宅子沒換到,如今我們一家還要離京了。」
張大人在詹事府坐了好幾年冷板凳,眼看著詹事府後頭幾年也不會有太子,就算有太子,張大人這樣的老人也不會得重用,張大人也無心在京城耗著,趁著年輕,乾脆下放算了。
「不瞞梅夫人,若是早兩年叫我跟夫君回江南老家我還不願意,可在京城過了幾年冬,我真是受夠了。回去也好,我們南方好山好水好風光,我也能常出去走走。」
漁娘贊道:「還是張夫人心胸開闊。」
張大人年後就要謀外放,以他四品少詹事的官位,外放謀個知府的位置肯定是行的。
「就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成,聽我家夫君說,最遲五月就能搬走,到時候梅夫人若是不嫌棄,就買了我家的宅子吧。」
「春和坊的宅子不愁賣,您若是放出風聲,多的是人搶著要,張夫人肯提前給我透句話,我自是感激不盡。」
張夫人笑道:「也不白賣給你們,梅夫人不用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