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崔直出巡并州,得知父王病重消息返回昌黎城,半路被奚人劫持。
太衡公主聞訊欲救其兄,中山王阻攔。
此時的太衡公主並不知,中山王已經懷疑起了自己的王弟,擔心這是一箭雙鵰的把戲。
可病榻上的他,無法直接提醒太衡公主。
因為他身邊的宮人已被替換。
直言明說,恐平寶侯先對太衡公主下手。
於是中山王阻攔未果,公主飛身上馬,率領人馬,奔王兄而去。
帶回王兄的屍體,對太衡公主來說是九死一生的事情。
也是悲痛欲絕的事情。
然而她未曾料到,回宮之前,中山王便因為被平寶侯告知,自己的一雙兒女已經雙雙殞命,悲痛之下吐血而亡。
父王死了。
一向疼愛太衡公主的王叔,是操控一切的劊子手。
她難以相信。
平寶侯自幼將她捧在手心,教導過她許許多多的仁義孝悌。
她看著面容慈愛的叔叔,顫抖著聲音問為什麼?
平寶侯拿出一紙冊封侄女為王太女的詔書,淚如雨下:「曦咼,你瞧,這是三年前崔直生病,你父王害怕他挺不過去,寫下的詔書。
「崔直若亡故,你便是燕朝的王太女,他這是要把王位傳給你啊!
「曦咼,叔叔自出生,便被你父王壓了一頭,他是長子,繼承王位本是應當。你兄長崔直是燕國太子,你父王若不在了,由他繼位,叔叔也願意。
「崔直十歲時因救你落下病根,這麼些年有過兩次危在旦夕的時候,你父王顧及燕國社稷,寫下了冊封你為王太女的詔書,這件事叔叔無法接受。
「曦咼,崔直不在了,這王位就是輪著來,也該輪到叔叔了啊!
「可你父王從未將我看在眼裡,他寧願把王位傳給你一個姑娘家,也沒想過傳給我……」
平寶侯捂著眼睛,痛哭不止。
「王兄,王兄,你為什麼逼我?」
第57章 番外
平寶侯繼位,成了燕國國君。
太衡公主被緝拿下獄,罪名是弒父殺兄,勾結外敵。
如此匪夷所思的事情,偏就有理有據。
一時間燕國百姓對太衡公主恨之入骨。
他們擁戴中山王,因中山王和太子的離世,無比悲痛。
這悲痛若要發泄,需得將太衡公主處死。
平寶侯本就是這樣打算的。
可是當中山王和太子俱死的消息傳到魏國之時,魏國那位登基已有一年的君王,拿出了三座城池的誠意,求娶太衡公主李明儀。
平寶侯思來想去,不願因為此事與魏國交惡。
但也不願侄女嫁去魏國,將來反咬他一口。
他答應了魏國國君的請求。
然而太衡公主在牢獄之上換了衣裳,步入轎輦之時,行至街上,卻被百姓堵得水泄不通。
平寶侯站在茶樓之上,又是一番捂著眼睛的悲痛。
曦咼,叔叔不忍殺你。
你都看到了,是百姓們動的手。
太衡公主自幼頑劣,少年時有過極其囂張的時候。
可她生平對待燕國的百姓,絕沒有半分欺凌。
中山王仁厚,太子菩薩心腸,公主十五歲跟隨將軍征戰北關沙場。
她愛護自己的百姓,希望燕國風調雨順,繁榮安定。
可是當她坐在轎輦上,看到自己的護衛與百姓在廝殺。
看到那一張張淳樸而扭曲的臉,此刻兇狠的神情,像是要啖她的肉,飲她的血。
太衡公主聽到有個聲音,在問她,值得嗎?
他們要你死,千刀萬剮,看到了嗎?
恨嗎?
想要報仇嗎?
公主殿下,別害怕,我來幫你。
藍玉不會想到,他感知不到的貺水蛟殘存精魄,其實就藏在公主體內。
那一縷精魄,弱得讓人毫無防備。
它熄滅了邪煞之氣,悄無聲息,形同死寂,將自己藏匿。
藍玉若還在燕國,它永遠不會出來。
公主若心中無恨,它也永遠不會出來。
而後再過一段時日,它無法存活,連消亡也會悄無聲息。
可是世事難料。
太衡公主的恨意,使快要消亡的它聞到了氣息。
護衛將凌霜劍遞給太衡公主,是為了讓她防身。
可那縷精魄鑽出來,附在了寶劍上。
它對太衡公主說:「動手吧,百姓不仁,你也不必講道義。
「殺了他們!
「殺了他們!你就能逃出去!
「殺了這群卑鄙小人!他們淺薄無知,又惡毒又殘忍。」
凌霜寶劍是藍玉送給太衡公主的。
精魄附身的第一時間,他便感知到了異常。
隨後掐指一算,臉色驟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