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秋月出去吩咐文婆子給陳大哥和宜姐做湯麵,然後就帶著兩人開始參觀自家的新宅子。
陳大哥笑的合不攏嘴,嘴裡誇讚不停,宜姐也是看的兩眼放光,特別是前院的花園,安安前段時間已經種下了種子,有些已經冒了綠牙。
看得差不多了,陳秋月就讓陳大哥和宜姐擦洗一下去吃飯,這一路可不輕鬆,吃了飯好好躺躺才是最要緊的。
陳秋月準備晚上做頓好的招待大哥和侄女,拿出錢讓文婆子去買要用的肉和菜。
晚上趙家人都回來了,自然又是一番熱情招呼,陳大哥已經跟趙父趙母很熟悉了,這幾年每年都會來府城幾趟,倒是宜姐,趙父趙母還是第一次見,宜姐長相清秀,白白靜靜的小姑娘,看著招人稀罕。
安安從下學回來就拉著宜姐玩,嘴巴里嘰里呱啦都沒停下來過,宜姐本來還有些拘謹,但是有差不多年齡的安安陪著,慢慢也放輕鬆下來,有了之前在自己家裡的樣子,陳大哥看的高興不已,之前害怕閨女不適應府城,現在這樣就很好。
事情就這樣徹底定下來了,陳大哥把閨女安頓好就出門找事做了,宜姐開始跟著陳秋月學習手藝,從最基礎的開始學起,宜姐確實如她自己所說,認真能吃苦,陳秋月平日裡對待侄女很包容,但是在教學上還是很嚴格的。
教了不到一個月,陳秋月看出來了,宜姐在刺繡這塊天賦一般,沒有什麼特別突出的地方,但是只要認真跟著她學,長大之後做個出色的繡娘還是沒什麼大問題的,但是想要到陳秋月這個水平還是有些難的,不是人人都有陳秋月這樣的天賦,這東西也是要看人的。
心裡雖然有些遺憾,但是好多東西不能強求,陳秋月也沒有跟宜姐說什麼,小姑娘現在每天學的起勁,陳秋月可不會說這些掃興的話。
平平給小樹起了新名字,就叫青竹,青竹今年只有六歲多,長得瘦瘦小小,在趙家養了一個多月算是長了些肉,因為是為了以後做準備,平平每天讓小樹跟著會教對方識字。
這也是當時趙懷玉買青竹的原因,六七歲的孩子正是學東西的時候,年紀大了心思多,大戶人家好多買人的都是這個歲數的孩子,太大太小的都不合適。
雖然青竹現在只能跑跑腿,但是教導幾年就能用上了,關鍵是這樣之後對主子也忠心,以後平平大概率要做官的,書童必須要是忠心耿耿的人。
有了青竹在,平平不用再親自送信到韓府,這個活就讓青竹做了,韓悠然知道趙家買了下人,心裡也有些高興,她自小就有下人伺候,之前趙家的情況,她嫁進去就她帶著兩個丫鬟,全家都沒有下人使喚的話,韓悠然自己都有些不自在。
要是她讓自己的丫鬟去做家裡的粗活她也捨不得,畢竟翠紅和翠竹也是從小陪她長大的,韓悠然都想好了,不行婚後就自己買個粗使婆子給家裡,要不然讓她光看著長輩做事實在是不合禮數。
現在好了,趙家有自己下人,她也不用擔心她自己到時候特殊了,美滋滋的把信收起來,韓悠然越想越開心,她是聰明人,從趙家這樁樁件件的事情看起來,他們從沒有想過占她這個媳婦的便宜,能做的都提前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