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譚嗣同沒有死。
慈禧出乎他們意料的寬容。既然光緒和維新黨們依然是一群無膽匪類,那麼,何必殺了他們,增加宗室不滿的變數呢?大變面前,任何不必要的誤會和糾紛,不論多麼的微不足道,都沒有必要發生。
經歷過諸多大變和劫難的慈禧深諳此道。
光緒和康有為等維新黨,被關在了中南海瀛台。
慈禧微笑著想,既然這些人喜歡紙上談兵,那麼,在瀛台這個清淨的地方,好好做學問吧。
康有為跳腳,早知道今天就不該進宮的,他可是點了加速掛和隱蔽掛的,只要當場沒拿住他,他決定能逃之夭夭,海闊天空。
梁啓超見譚嗣同坐在台階上發愣,慢慢走過去,又慢慢的坐下。
「早知道,該聽嚴復的。」梁啓超低聲道。
譚嗣同沉默許久,道:「世界上最貴的東西,就是早知道啊。」
光緒心情轉換得很好,不就是被局限在中南海瀛台嘛,有什麼關係,他以前被局限在紫禁城,現在不過是小了那麼一點點而已,早習慣了。他感慨著,還以為會被賜毒酒呢,沒想到慈禧這麼仁厚,看來以前都是誤會嘛。或許慈禧還是很愛他的,很善良的,只是老太婆不會表達而已,他應該多包容的,一家人,何必吵吵鬧鬧呢。
過不了多久,慈禧就會放他出去的。這不過是對他不懂事的小小的教訓而已。
光緒微笑著,仰望天空,藍天白雲。
……
「威廉,清國的形勢起了變化。」法國大使對英國大使說道。【注1】
英國大使不以為意的道:「看來清國也去拜訪你了。」
「假如我沒有猜錯的話,清國拜訪了所有的外國大使。」法國大使聳聳肩,這不是獨家消息。
幾個小時前,清國忽然派出大臣,緊急約見英國大使。
「……我國欲向貴國借幾萬精兵,平剿國內叛亂。」清國大臣道。
借兵這種事情,即使歐洲,也曾經發生過。英國大使不以為奇,從某個角度來說,保守的、不願意與西方接軌的清國,能夠做出向歐洲國家借兵,是一件超過事件本身的、具有重大象徵意義的事情。
「那麼,我們來談談酬勞吧。」英國大使打定了主意,只要清國出的價碼差不多,他就揮淚大甩賣。
清國大臣微笑:「敝國最近手頭有點緊……」
英國大使暗笑,賠了日本2億兩銀子,誰的手頭都會緊,但是,沒關係,象徵意義的給點就行,反正他都準備白送了。
「……朝廷打算用銀子意外的東西抵償酬勞……」清國大臣繼續微笑著。
哦,這是打算提供貨物抵償了。英國大使開始想著,是否可以用開放港口,最惠國待遇等方式,抵扣酬勞。
「……敝國打算用江蘇的某個港口,代替貴國出兵的酬勞。」清國大臣清清楚楚的道。
英國大使大驚失色,幾乎以為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兩次鴉片戰爭,八國聯軍,甲午海戰等等戰爭都沒有得到的東西,現在就要輕易的到手了?今天是愚人節嗎?
英國大使認真的問:「我是不是可以認為,清國打算將一塊土地永久性的出售給英國?」
清國大臣看著驚訝至極的英國大使,微笑道:「是。」心中鄙視著,小小的一塊土地算什麼,大清國有的是,洋人就是沒見識。
清國大臣為慈禧的政治智慧絕倒。
用江蘇的土地換洋人出兵剿滅李鴻章等人,妙!
東南封疆大吏一齊反叛,朝廷卻無兵可剿。大清朝能打的兵,都在東南了,其餘各地兵馬,要麼還在用大刀長矛,要麼就要鎮壓當地,拱衛京師,萬萬不能動。
慈禧冷笑,以為沒兵,哀家就拿你們這些亂臣賊子沒有辦法?嘿嘿,太小看哀家了。
向洋人借兵!割地!幹掉李鴻章!
李鴻章這個逆賊,以為和洋人打交道的多了,洋人就會念著你的情面,幫著你造反?藍眼睛的洋人可不是善良的滿人,洋人是不講情面的!
紫禁城內,慈禧神奇的看穿了洋人的本質,利益,只有利益。
就不信拿出一個城市,西洋人還能忍耐的住。
至於大清再次喪權辱國,喪失土地,以慈禧為首的北京朝廷官員一致認為,這不算喪權辱國,朝廷主動向洋人借兵,當然是要給錢的,沒錢,當然是可以拿土地去抵償的,這和民間拿幾畝地還債絲毫沒有區別,何來喪權辱國?
喪失土地?這就更不對了。江蘇是什麼地方,是亂臣賊子李鴻章的地盤,從李鴻章造反作亂開始,這塊土地就不是朝廷的土地,而是亂匪的地盤,割讓敵人的地盤借兵,何來喪失土地一說?
割讓李鴻章的地盤,鼓動與李鴻章親密的洋人幹掉李鴻章,朝廷不費吹灰之力,不耗一兵一卒,簡直是借刀殺人、借力打力、上屋抽梯、無中生有、樹上開花、一石數鳥的絕世妙計,簡直可以記入兵書,讓萬世敬仰。
英國大使最終沒敢擅自答應。
這個餡餅太大,肯定有很多人想搶著吃,必須慎重考慮。
法國大使、德國大使、美國大使、日本大使、義大利大使、奧匈帝國大使、西班牙大使、比利時大使、荷蘭大使,除了諸位都不喜歡的俄國大使,得到清國許諾的大使們一齊匯聚在英國大使館開趴體。
「有沒有可能每一個國家都得到一座港口城市?」有大使問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