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1 / 2)

胡博明出發這天,老胡家全家送出十里,到賣魚橋坐船北上。

胡博明為國效力,且不計較個人得失,怎麼看都是英雄所為。再想想盛宣懷的狠辣,胡博超很想唱風蕭蕭兮易水寒。

「老二,出門在外,錢財乃身外之物,需要捨棄,就盡數捨棄了。」胡博超提醒道,這話里的意思其實是兩層,遇到劫匪,別和個鄉下老財迷似的,要錢不要命,其次在該花錢疏通的地方,就要捨得花錢,別死扣。

胡老二鄙視:「你以為我是你啊,一分錢都恨不得拗成兩半。」

老胡家還有比胡老大更摳門的人了嗎?就這摳門財迷也敢出來教育人,真是暈倒。

臨別依依,眾人皆是滿腹辛酸。

唯有胡靈珊一臉的嫌棄,眼前那大名鼎鼎,溝通南北,烏漆墨黑,臭烘烘的運河,真是夠了。

「小珊兒乖,和二叔說再見。」胡老太太抱起胡靈珊,擺弄小手。

「咦,小珊兒盯著遠志看呢,她也捨不得哥哥呢。」李曼笑道。

胡靈珊瞪著胡遠志不語,這次算你走運,等你回來,打你個半死,別以為我會忘記荷花糕之仇。

胡遠志驚恐的拉扯李曼的衣角:「媽媽,為什么妹妹的眼神這麼凶?」

李曼一掌拍在胡遠志腦袋上:「小孩子懂什麼。」

天津,北洋西學學堂。

盛宣懷打量著入學名單,報名的人數和他預料的一樣,少得可憐。能夠拯救大清的西學,被一群腐儒認為是奇技淫巧也就罷了,但國之未來的少年們也如此想,不得不說這個國家已經處處透著衰敗。

「大人,還是有一些有見識的少年的。」下屬道。

北洋西學學堂原計劃只招收山東和江蘇的學子,前者是屬於近水樓台,後者是盛宣懷的老家,個人聲望籠罩,很有一群鐵粉。但現實是,反倒是天津本地,上海,香港的生源居多,山東江蘇響應者寥寥。

「杭州和蘇州也有數人報考,有志於國家興亡者,不知凡幾啊。」下屬繼續做著花樣文章,吹噓拍馬,盛宣懷的注意力已經被杭州二字吸引。

「還有杭州的學生?拿來我看看。」

杭州生源只有1個,姓胡,三十好幾了,還是個拖家帶口的。

「還有姓胡的杭州人敢到老夫眼皮子底下,哈哈哈哈。」盛宣懷完全知道自己在杭州的名聲,時常以此與其他人說笑。

下屬們賠笑,要不要把這個糊塗蛋開革了?或者招收進來給點下馬威什麼的。

盛宣懷又笑,光緒皇帝御筆親批的北洋西學學堂,第一批學生只招收了區區20人不到,已經是打皇帝的臉了,再挑三揀四,根本是自己作死。

「只要是報了名,且通過了入學試的,一律收了,聖人曰,有教無類,豈能以老夫的私人恩怨,妨礙了朝廷大事。」盛宣懷道。其實這也是他的一個擔憂,不知道有多少人盯著西學學堂,恨不得雞蛋裡挑骨頭,要是他敢少有徇私,那些腐儒們做夢都會笑醒。

而且,盛宣懷很有把握,此胡非彼胡,不搭界,與他有仇的胡姓,有那些後人,他怎麼會不知道。

「大人果然一心為國,不計個人得失,是我輩的楷模。」下屬們急忙認真的奉承著。

盛宣懷捋著鬍子,貌似陶醉,其實全然沒往心裡去,大清朝當官有個訣竅,就是萬萬不能把下屬的話當真。但是,為了讓這個苟延殘喘的朝廷能夠繼續多支撐幾年,或者說,讓這個被西洋的黃頭髮綠眼睛的洋人打成一條死狗的華夏大地能有機會重新崛起,他自問確實已經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兩年後。

「博明,不管你去哪裡,都要記住,你是北洋大學堂的學生。」盛宣懷嚴厲的對胡博明說道。

胡博明作為北洋大學堂的優秀畢業生,肩負著將大清最高端的西學發揚廣大的責任,必須派到最需要最能發光發熱的地方去。

比如,湖北。

胡博明瞅瞅已經改名成北洋大學堂的學校,點頭:「是,學生永遠記得。」

盛宣懷滿意的微笑。

一回頭,師生二人誰也沒把這些對話當回事,套話,假話,大話,誰有那閒工夫去記。

杭州老胡家。

胡博超大罵:「被盛宣懷坑了!」

胡博超細細分析。

湖北能和富家天下的江南比?能和皇城邊兒的沾著貴氣的天津比?

其他北洋大學堂畢業的學生,不是公費出國留學,就是進了朝廷各個要害部門,最不濟的,也有朝廷支持辦廠辦學。偏要打發胡博明去湖北給張之洞當幕僚,簡直是用心險惡。

最新小说: 禁止攜帶NPC出逃[無限] 凌霄宗經營日常[基建] 定制老公【双】第二部 《两千公里棕榈树(H)》 《?》 《日不落(父女)》 《成为千金后被万人嫌了》 《小千岁》 《万人迷男主饲养手册(系统 快穿 高H)》 《装b失败后(abo 父子盖饭 高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