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1 / 2)

少則三年,多則五年10年,這兩家化肥廠必然能夠國產化成功,可以正式投產使用。國內市場這麼大,尿素、化肥供應尚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便是這兩家開始出產,也是填補國內空白,對海州廠的市場並無影響。但秦今朝依舊有了危機感。

「……天然氣供應不足,依舊是海州廠目前面臨的最大難題,咱們雖然想盡辦法提高能效,但目前也只達成了85%左右的能力,還是要繼續想辦法提高。」秦今朝說著,用鍋鏟鏟起一根肉絲,放在嘴邊吹了吹,而後遞到顏丹霞嘴邊,「嘗嘗還用不用再放鹽。」

顏丹霞瞄一眼就知道秦今朝放了多少克的鹽,是咸還是淡,但依舊張嘴接住,仔細品嘗了一番說道,「正好,不用再放鹽了。」而後享受地眯了眯眼睛,說了聲「好吃」,又接著剛剛秦今朝的話題說著:

「你說既然中國市場要向那些外資公司開放,那外國石油也會大量湧入中國的吧。」中東盛產石油,據說挖個洞就有石油和天然氣從地底下冒出來,不知道多叫人羨慕。

秦今朝有訂閱《國際石油經濟》這本雜誌,這本雜誌是中國石油研究院和規劃總院等聯合開辦的,1978年創刊,主要刊登國內石油專家研究員的文章,還有摘選國際上的一些文章,是了解國際石油情況的窗口。

秦今朝每期都會仔細看,顏丹霞自然也就跟著了解了許多。

秦今朝點點頭,「石油至關重要,應用非常廣,化工行業想要發展,就離不開石油,我國畢竟是個貧油國家,從國外大量進口是必然趨勢。」

之前我國也進口石油,但主要還是以國產為主,隨著與國際接軌,實現改革開放,這是必然的。

倆人一會兒聊聊菜的口味,一會兒聊聊石油,一會兒聊聊機械,一會兒聊聊化工,一會兒又聊聊剛剛完成的個人演講,聊聊自己心底的觸動、感受……

說是工作和生活要分開,但是工作已經融入到兩人的生活之中,聊天的話題就離不開這些。

不光有柴米油鹽醬醋茶,還有海州廠、化工、發展、未來等等。

兩人既是夫妻伴侶,又是互相欣賞的工作夥伴。

吃了頓豐盛的晚餐,晚上兩人又進行了熱情、和諧的床上運動。第二天一早,兩人神清氣爽、紅光滿面地去上班。

今天是四名被分配過來的大學畢業生過來報到的日子。

這是恢復高考後,首批大學生畢業生。1977年12月份參加的高考,78年一月初正式入學,年初,這批大學生畢業分配,等到7月份,78年九月份入學的那批學生也該分配了。

一年有兩批大學生畢業,將會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注入大批量高學歷的新鮮血液。

分配到海州廠的這四名大學生分別來自趙北大學、和趙北科技大學,都是年級中學習成績佼佼者,是秦今朝在去年年末專門去這兩所大學挑的。

秦今朝讓小塗專門去叮囑幹部處,一定要好好接待這四名技術人才。

原本負責新幹部接待的薛洋,現在轉入總務宣傳部,專門負責廠報的編輯,海州廠對內對外的宣傳工作等。

而廠報和廠廣播室也徹底分開歸兩個部門管理。高小萍不再負責廠報事務,專職做廣播員,負責早、午、晚間新聞播報,並從職工中之中提拔出一名聲音條件比較優秀的男士,做她的搭檔。

兩人工作上不再產生交集。

接替薛洋職位的,是從檔案室調過來的,是位女同志,剛生完孩子不久,孩子有婆婆帶著。

休息了一年產假後,再來海州廠上班,便感覺到了廠里的大不相同,又有了整體欣欣向榮、每人都充滿了幹勁兒的氛圍。

這種氣氛的感染之下,她也起了上進的心思,覺得檔案室雖然比較閒,但工作枯燥又無趣,而且幾乎沒有升職空間,便主動申請了調職。

正好薛洋的崗位空缺出來,經過考核考評之後,就讓這位女同志調了過去。

接到四位大學生,從吃住行上面周到地安排好,辦理入職手續,參觀完海州廠,進行了深入的進廠培訓後,就安排他們到各個車間進行輪崗——這是秦今朝做出的新規定,技術人員必須要對一線車間生產情況,設備使用情況有深入的了解。

在這期間,秦今朝雖然沒有和他們見面,但一直默默地觀察著他們,從技術,品行,性格、學習能力、自主性等等方面做著全方位的考察。

之後又安排時間,和他們幾位分別面對面做交流,之後將其中兩位安排到了技術處,另外兩位安排到了技改辦公室。

他尤為重視安排到技改辦公室的這兩位,準備當做重點培養對象,叮囑技改辦公室主任莊東明親自帶他們。

秦今朝剛到辦公室,將外套脫了,掛到木衣架上,塗主席就端著他的大茶缸子來了。

這位老同志,時不常就來匯報一下工作,說說自己遇到的問題,請秦今朝幫著拿個主意,不過,還沒打上班鈴就過來,卻是稀罕事。

最新小说: 兄弟妻可欺(1v?) 《含珠(古代骨科,1V1)》 白月光進門,我帶崽離婚你瘋什麼 影帝的小撩精是全能大佬 八零大院嬌嬌媳,哄得京少心肝顫 掛南枝 八十年代新一輩 我家有烏鴉嘴寶寶 失業辦老年大學,我成叔姨心頭愛 小領主